ISO 17299-2主要测量氨、乙酸、甲硫醇、硫化氢等恶臭气体。
ISO 17299-3主要测量添加氯化钠(NaCl)的吲哚、异戊酸、壬烯醛和乙酸等恶臭气体。
这些恶臭气体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场景如下:
- **氨气**:主要来源于人体汗液和排泄物的分解,多见于运动服、袜子、内衣等贴身纺织品。人体出汗后,汗液中的成分经细菌分解后产生氨气。尤其运动后,人体出汗较多,如果纺织品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不好,氨气等异味会更加明显。此外,在一些纺织品如纸尿裤、婴幼儿尿片等,由于接触排泄物也容易产生氨气。
- **醋酸**:通常是由微生物分解汗液中的成分而产生的。常见于各类内衣中,如T恤、内裤等,尤其在夏季或高温环境下,出汗量增多,汗液中的脂肪酸酯等物质被微生物分解,会产生醋酸,导致衣物有酸臭味。
- **甲硫醇** :具有典型的臭鸡蛋或腐烂蔬菜的气味,主要来源于环境中的污染物和人体代谢产物。一些户外纺织品,例如户外背包、帐篷等,可能会接触到外界含有甲硫醇的污染物,从而吸收这种气味。此外,在一些特殊工作场合的防护服中,如果工作环境中存在甲硫醇气体,也需要考虑其防臭性能。
- **硫化氢** :同样具有臭鸡蛋味,主要来源于环境中的工业废气、污水等,也可能在人体汗液分解过程中少量产生。对于一些经常在工业环境附近使用的纺织品,例如工作服,可能会接触到硫化氢气体。此外,一些污水处理厂、垃圾处理场等场所工人的防护服也需要关注对硫化氢的防臭性能。
- **吲哚**:具有粪便气味,主要与人体排泄物及微生物分解有关。它可能出现在成人失禁产品、婴儿纸尿裤等纺织品中。这些产品会直接接触排泄物,如果消臭性能较差,会产生明显的吲哚气味。
- **异戊酸**:它常存在于汗液中,是造成人体汗液异味的主要成分之一。在运动服、内衣等纺织品中较为常见。尤其是在长时间运动或大量出汗后,异戊酸的气味会更加明显,影响穿着体验。
- **壬烯醛**:主要由人体皮肤表面的脂肪氧化分解而产生,是产生体味的重要成分之一。常见于衬衫、内衣等日常内衣中。尤其是一些汗腺比较发达的人,衣物上更容易产生壬烯醛的气味。


